佛事茶博会展再这样办就完蛋了!
厦门佛事茶博会展再这样办就完蛋了!
2015-10-17 石金道
这次展会的分三个会场
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博览会
第十届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秋季)展、
第七届中国厦门国际素食养生(秋季)展览会。
简称厦门佛事茶博会
厦门佛事展源于2006年,但从2010年开始,厦门佛事展就连续4年与茶博会、素食养生展会同期联合展出,展会定位是“宣传品牌、展示产品、创造商机”,皆获得巨大成功,吸引参观客商80万人以上。
在小编写作之前收到好友关于展会的一段感概如下:
1、展位变大,通道变小,没收打火机;
2、老板们亲率员工布展,用料布局简单,“集体长高”,部分带帽搭屋子;
3、经销商下单谨慎,尤其是大经销每年例行的大单,姗姗来迟,心理微妙,值得玩味;
4、一些贸易商,以及蜜蜡琥珀似乎匿了;
5、新品缺乏亮点,原有产品微调改动而已;
6、对于明年,普遍信心不足;
7、一些老朋友在家看电影;
8、讨论的最多的是,行业怎么了,以后怎么办?出路在哪里?
小编从10月15号展会开始持续关注整个展会的动态,身为一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我仅代表个人发表以下观点,虽然文章取的标题有点“惊悚”,但目的是希望以微薄言语给组委会、参展商一个警醒或策励。
经常看展的人会发现,这里不乏有老面孔,这些企业年年参展,甚至有的连位置都是几年不变的。我大概把参展的商家分为以下几类:
1、摆地摊,顺便打下广告。
这类的商家是最多的,拉低了整个展会的档次。他们的品牌意识模糊,没有完善的品牌背书和自主的产品风格,展位装修简陋,基本以货架为主,并堆满货架,用特价的小物件做特价吆喝,引起围观,希望能把客户带入主区域消费,但通常事与愿违。
2、搭售,凑热闹。
这类的商家也不在少数,这些商家因为往年参展,看到别人的展位十分热闹,自己的展位却门可罗雀,陷入了一个误区,于是找了几个相关行业不同品类的朋友,合并办展。最后造成品牌视觉杂乱,没有重点或无法平等展现。消费需求只是你臆想而已,因为消费者是要在众多展位里找到专业的产品和品牌, 个人建议,要么自己展,要么不展。
3、寻找经销商,把产品批发出去。
这类的商家往往是品牌建设相对成熟,产品体系相对完整,并已经有较多老客户,老板带领有经验的销售团队亲自押展。从计划参展到产品开发(或模仿),再到邀请老经销商会展,最少在半年以上,并且在展会的设计布置上花费6万-20万不等,装修多以半开放为主。加上时间成本,商家可谓是把参展定为全年的核心战略,牟足了劲,花了较高代价,实属不易。
虽然他们说参展是在实践中探索,并增加品牌曝光率,但其存在的问题正是他们本身。按行业知名度区分,这类商家应该是二线品牌,品牌定位相近,产品风格相近,谁都无法在展会中脱颖而出!他们互相竞争,互相抄袭,互相保留,他们所面临的竞争对手最多,更致命的是他们的渠道成本一样,渠道客户相同,前往展会的采购商去各家对比,最后品牌商被迫以降低价格成交,造成行业恶性循环。所以这样的品牌,在产品无差异化,品牌定位无差异化的情况下参展,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其实是慢性自杀。
4、逼格高,只为招加盟商而来。
这类商家往往是行业老大,整个品牌定位清晰,产品风格独立,不屑同流合污,装修也是独树一帜,成本几乎是展会中最高的,装修多以封闭式或接近封闭为主。产品设计独立自主,公司有整套的招商加盟体系,零售价格几乎以“天价”展示,一般不零售。
但缺点也恰恰是他们的优点,国民对文化用品的需求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分析,它是“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属于改善性需求,国民精神需求,而非民生刚需。换句话说:人们在经济收入好的时候可以选择购买,在收入不稳定的时候也可以选择不购买。中国经济自从2014年以来,由于房地产泡沫引起的经济下滑,国民消费能力下降,消费趋于理性,文化用品、艺术品市场萎缩。即便是再牛的品牌,再强的设计,如果这个时候不懂得去适时合理调整的话,那也是愚昧的品牌,你花再高的成本去参展,对品牌商本身就是一种硬伤硬支出。
5、个人展,以独立设计师品牌的身份出现。
未来的市场是精细化,个性化,年轻人越来越标新立异的存在。目前在这样的展会没有看到打着设计师个人品牌的形式出现,可能组委会也不会接受这样的形式吧。
独立设计师品牌,往往是一些社会上有才有情怀的匠人、艺人,执着自己热爱的东西,用几年的时间沉淀,通过展会的形式,来展示给世人,从而获得认可,获得订单。我个人希望以后能在佛事展看到这样的品牌。
假如我们纵观这几年的佛事茶博会,跳离一个附和围观的心态,你会发现2015年秋季佛事茶博会最致命的问题是:
【参展商老龄化,缺乏互联网思维】
著名的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他的《传统企业转型大战》之课的演讲里说:"把事业交给80后",讲的其实是叫传统企业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把一些核心工作大胆交给80后,去接受不平衡的思维。传统企业在经过高速发展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板的年纪变大,思维无法革命性突破,企业内部流程开始僵化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一个企业的创新,所以如果明年办展,如果还是一样人,一样的风格,一样的思维办展,那么展会必将没有再存在的意义。
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后,互联网思维在祖国大地风靡,有不少人也提出质疑,说没有什么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伪命题,其实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思维固化的传统企业家。互联网思维并不是告诉我们把东西放在网上卖就可以,而是告诉我们首先要开放自己,不要再故步自封,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走出去连接一切可以连接的资源;简化组织架构,把用户思维提高到制定整个战略的依据,以精益创业的方法论去孵化新的项目,没有完美的计划,只有以最小成本,可行性的方案去验证、试错,得到市场反馈再迭代。当你只是认为把东西放在网上卖,也许你只是+互联网,当你开用降维的方法去颠覆自己的行业,改变用户的习惯,比如:O2O上门,用滴滴软件叫车,他们改变的用户的消费习惯和出行习惯,这个才是互联网+。这个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网店也开了,团队也建了,但还是没有太多改变的原因了。
展会上有很多品牌设计的产品都非常棒,但那只是设计师的思维,而非用户思维(这里撇开艺术品层面)!用户是希望产品设计成这样子吗?你设计的依据是用户反馈回来的吗?你真正解决了用户的哪个痛点? 所以这样的产品,即便是投放到电商最大流量平台淘宝天猫,也不会热卖。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事,来参展的商家,几乎出奇的一致拒绝电商经销商的青睐,有的还很不客气的送出白眼冷语。 其实你拒绝了别人,却无法拒绝内心的恐慌。 既然是你不擅长的事,那你更应该把它开放出来给其他人经营,还记得那个著名的“木桶理论”,说一个木桶水位的高低不是那些最长的板决定,而是那根最短的。
我敢大胆的说,组织这次佛事茶博会的人应该还是春季或去年那一帮人吧!如果这次组委会有引导组织去开设一个电子商务专区,把愿意将产品、品牌开放出去的企业招募进去,与更多的外界资源对接,这何尝不是替参展商谋福利呢?
期待下一届春季佛事展和秋季佛事展会有更大的突破和创新,对得起全球最大的佛事用品展览会和最大的茶产业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