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的五大分类
在佛教中,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七宝的项目,诸经中讲法各有不同,《般若经》讲有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七种。佛珠的质料除了上述的“佛教七宝”以外,可用五大类别加以划分:
菩提类
菩提子,恐怕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了。其实,菩提子并非菩提树所结的果实,而是指一种产于雪山左近、名字叫川谷的草本植物,其详细相状是:
春天长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色花,呈穗状,夏秋之际间结实,圆而色白,有坚壳,如珐琅质。因多用念佛之数珠,故又称菩提子。草本者为其别种,在下国唯天台山有之,称为天台菩提。而现今,“菩提”早已是一个通称了,代表着“醒悟”的含义。《大唐西域记》云: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尤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此谓之菩提树焉。
宝玉石类
宝石,因其颜色艳丽、质地晶莹、光泽绚烂、坚固耐久,而又存世稀少,故较为宝贵。普通来讲,比拟罕见的宝石品种有:水晶、橄榄石、木变石、绿松石、孔雀石、芙蓉石、东陵石、青金石、碧玺、石榴石、金沙石等诸多品类。但这些只能算是次等宝石,远远比不上金刚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这四大名贵宝石,因这些宝石异常珍贵,故用这些宝石来制造佛珠,多为皇室或富绅所持用,普通人是无法享用的。如在《虚云老和尚年谱》一书中,便有关于虚云老和尚委托宽航法师将某亲王所赠的“七色九宝罗汉珠”一串,带到香港交给岑学吕居士纪念的记载。玉石,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就狭义而言,包括许多种用于工艺美术雕琢的矿物和巖石。诸如大理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端砚石等均属此范围。而广义上讲,玉石仅指硬玉(以缅甸优质翡翠为代表)和软玉(以优质和田玉为代表)二种。由于千百年来,玉石意味不祥,传讲可以避邪、禳灾和带来侥幸,以及遭到“小人比德如玉,有仁、智、礼、忠、信之道”的影响,那些采用玉石制造的佛珠,也就越发遭到人们的喜欢了。
果实(核)类
果实(核)类佛珠,在佛珠的小家庭中占有很大比例。人们随意就可以罗列出不少品种,桃核雕琢、核桃雕琢、橄榄核雕琢、皤桃核、金刚子、太阳子、天薏子、莲子、椰蒂、五眼六通等,几乎不胜枚举。这其中以桃核、橄榄核为果核类的代表,以木槵子、椰壳(蒂)为果实类的代表。
桃树是一种落叶乔木,易植而子繁,故被人们普遍种植。据传桃木可以驱鬼,桃梗能够禳恶,桃符可以辟邪,而桃核坚固,可以用来雕琢成具有深入含义的各类佛珠。
橄榄是一种常绿乔木,果实长圆而中间尖,因其味甜蜜而甘,故有“谏果回甘”之称。橄榄核坚固如石,是制造佛珠的极佳资料。
木槵子,亦称作无患子,是一种生长在平地上的乔木,枝叶如椿树,其叶对生,初夏之季开黄色小花,其蒴膨大,裂而为三。结实大如弹丸,坚黑如漆珠。因在《木槵子经》中佛陀曾教诲波流离王贯串木槵子作念珠,遂使得后世的佛教徒均喜用木槵子来制造佛珠,意喻秉承佛陀教导,无有忘失。
椰,或作“枒”,是一种生长在寒带地域的常绿乔木。果实叫椰子,可用来制造佛珠。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讲:“近来习尚,丈夫多臂缠金镯,手弄椰珠……。”赵棻在《滤月轩文集》中亦有相反的记载:“乾隆年间,户部侍郎赵秉冲,精选一串椰子数珠,珍比千狐之腋。”由此可知用椰壳(蒂)来制造佛珠在清初已很普遍,无数百年的历史了。
竹木类
竹和木都可以用来制造佛珠。竹是一种多年生长的禾本木质常绿动物,柔体而虚中,不易被风雨所摧折,阅历寒暑,枝叶苍翠不凋,故而古人常把它比作是“临小节而不可夺”之小人。竹有篁竹、邛竹、文竹、箭竹、棕竹、桃枝竹、斑皮竹等类。篁竹,质坚皮白;邛竹,高节实中;箭竹,坚劲中矢,这些都是用来制造佛珠的好资料。
至于木的品种,可以讲是数不胜数。用来制造佛珠的普通材质,可用松、柏、桂、椒、桐、梓等,由于松柏后凋,比喻坚贞、寿考;桂椒馥郁,表示拔萃通神;桐为嘉木,凤凰可栖;梓是良材,用制琴瑟,大都具有一定的含义。但是,比拟名贵的木制佛珠,则多选用檀香、沉香、伽南、乌木等珍贵质料。檀香木,又名旃檀,能作香料燃烧,亦可入药。如《一切经音义》中正文讲:旃檀,谓白檀能治热病,赤檀能去风肿,皆是除疾安身之药,故名与乐。
时至昔日,用来制造佛珠的檀木,以黄檀和紫檀居多。尤其是紫檀,因其木材坚实,纹理细密,色泽紫红,加之有馥郁的香气,被列为佛教五香(沈水香、白檀香、紫檀香、娑罗香、天木香)之一,更为人们所宠爱。
其它品种
这一项的涵盖面十分普遍。可以讲,除了上述的瑰宝类、菩提类、宝玉石类、果实(核)类、竹木类之外,皆应属于此项。牛角、牛骨、犀角、象牙等由于律制所限,一向被汉传佛教所排挤,却深受藏传佛教的喜欢,藏传佛教甚至还有用人头骨来制造佛珠的,佩带或持用这些佛珠,也就更能使人了知生死的原本。同时,还会使人感遭到一些奥秘的宗教氛围。
除此之外,还有用陶瓷、紫砂、雕漆等质料做成的佛珠,这些形态万千的佛珠,也异样会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