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62168945

用沉香为车祛味车主应警惕车内空气污染

2016-01-15来源:香道网   
 很多车主都会有这样的体验:不论是新车还是旧车,每天打开车门,总能或多或少闻到车内一些异味。这些异味有的是因为汽车内饰材料化学成分挥发造成, 有的是因为车主抽烟或不良的用车习惯常年积累下来的异味。长时间乘坐在封闭的受污染的车内空间,各类污染物和病菌数量要远高于车外。
 
用臭氧等进行清洗往往清理不到死角而存留隐患。也有车主选择使用车用香水调整车内气味,但香水只能掩盖而不是消除气味,同时还可能造成车内空气的二次污染。
 
为了让车内空气更清新,最近像沉香等高端中药材被引入了汽车用品市场。这些纯天然无污染的中药材汽车用品,正成为防治车内空气污染的新宠。
 
车主应警惕车内空气污染
 
随着汽车逐渐的普及,车内空气污染目前正在引起各方重视。本月11日,上海市环保产业协会发起了首轮百辆新车车内污染物免费检测计划。据报道,该协 会此前为部分消费者检测车内污染物质时发现,约70%参与检测的车辆车内环境存在不同程度污染,污染程度最高的一辆车,如果参照室内空气污染检测标准,超 标10倍以上。在针对车内空气污染进行了解时,记者随机采访的10位佛山本地车主中有8位认为自己车内的空气存在污染。
 
研究表明,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源于四大方面。首先是车内装饰装修材料散发出来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有的车辆使用多年此类有害气体仍会存在;其次是发 动机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以及挥发出来的汽油味;三是使用空调带来的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四是使用过程中因为车内潮湿、密闭且死角不易清洁等带 来的空气污染。
 
很多车主容易轻视车内的空气污染。在一些4S店举办的车主学堂中,车主往往可以听到,如车内的甲醛污染,容易造成恶心、呕吐、咳嗽、胸闷等,长期接 触低剂量的甲醛还容易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青少年容易出现体质下降等。而车内烟味的留存,则使得乘坐在其中的人们一直会遭受二手烟的侵害。 另外,长期密闭的车内空调环境下,各类污染物和病菌的浓度甚至可能比车外高几十倍,长期处于这样环境,就容易使人出现头晕、恶心、困倦、压抑烦躁等症状。
 
使用汽车香水小心二次污染
 
面对车内异味,很多车主会选择用汽车香水应对。在对一些汽车美容店的采访中,记者发现汽车香水是车主应对车内异味时选购最多的汽车用品。据介绍,主要原因是相比车内空气净化器,汽车香水价格相对较平,使用更为方便,除异味“效果”更为明显。
 
但实际上汽车香水并不能消除车内的空气污染。它的主要原理是用强烈的芳香物质隐蔽异味,靠混淆人们的嗅觉来淡化异味。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汽车香水多 是由乙醇、香精等成分组成,这些物质在阳光下曝晒分解后产生的某些气体成分本身就是空气污染物。因此,使用汽车香水并不能消除车内污染,反而很可能出现二 次污染而加重了车内的空气污染程度。
 
而且香水通常盛放在玻璃器皿中,阳光长时间曝晒还可能发生爆炸。
 
此外,空气净化类的车载电器产品,如汽车氧吧等,价格低廉,也成为车主常使用的去污工具。但其功能是释放一定量的负离子和臭氧,不具备有效的过滤净 化效果。另外,价格更高的光触媒车载空气净化器,首先是其紫外线本身对人体有一定辐射,另外不少产品净化效率不高,并且只在车辆通电时才能工作。
 
高档中药材进入汽车用品市场
 
最近,纯天然的中药材意外地成为车主的新宠。
 
在南海粤丰配件市场,记者发现,目前最为热卖的是用纯天然的竹炭、薰衣草等中药材制成的中药材汽车用品。如竹炭吸味包、竹炭靠枕、薰衣草靠枕、决明子坐垫等。
 
而直接应对车内空气污染的中药材产品,竹炭无疑是应用最多的。但也有消费者反映,竹炭确实能起到吸味的作用,不过,效果还不是特别明显。
 
为此,记者搜寻发现,像陈村花卉世界的沉香世家等商家,已开始将一些抗菌、香熏效用较高的高端中药材如沉香等引入了汽车除味和香熏的领域,并受到日 渐追求健康、天然的市场消费者欢迎。据介绍,汽车沉香香熏可以杀除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病菌,如去除新车皮革味道,减少皮革的污染,还能使车内空气清新,起 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而车主还可定制添加喜欢的味道,如玫瑰花香、菊花香等。
 
沉香号称香中之王,好的沉香甚至贵过黄金。但这一类高档中药材进入汽车用品市场后,也开始适应大众消费需求。有使用过的车主介绍,在汽车上使用时仅需在车载电充香熏装置内放上少许,每克的沉香往往能使用一周。
 
不过,记者了解到,由于沉香形成不易,目前佛山市场只有两家专业销售沉香的档口。
 
孕妇坐车应少使用沉香香熏
 
尽管中药材汽车用品属于天然、健康用品一类,但在具体使用时也应注意到药材的不同特性。其中,像目前新型的沉香香熏,尽管能杀菌除味,但如果孕妇坐车时,应尽量少使用。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闻奶茶,寻沉香

上一篇:

沉香福枕·一世珍爱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