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62168945

岁月沉香杨柳青

2016-09-12来源:香道网   
 天津西郊杨柳青,是座著名的千年古镇,古时被叫做太平庄,后又称为古柳口,直到清乾隆皇帝被“充军”江南时,这里才被正式更名为杨柳青。如今这里还广为流传着“先有杨柳青,后有天津卫”的说法。
 
  在明清时期,杨柳青就是我国北方商贸、民俗文化集散地和漕运、航运业的主要地区。许许多多南北商贸往来、民间文化交流就是从这里起始的,也正是由那时起,杨柳青人就过上了真正的富庶、优越的居家生活,留下了今日的豪门大院、古运河、明清街、文昌阁等珍贵遗存。
 
  漫步在今日的杨柳青古镇,徜徉于缓缓流淌的古运河边,驻足于豪宅大院内,一幕幕前尘往事、人世悲欢仿若重现眼前。
  年画里的故事
  知道杨柳青,大约是因为小时侯过年时那张家家墙上都会挂着的、怀抱莲、鱼的胖娃娃——“莲年有鱼”(连年有余)吉祥年画。长大以后就总会猜想,杨柳青一定拥有优美的环境、古色古香的历史建筑,那里的人们生活安居乐业、富甲一方。
 
  杨柳青年画为中国著名的三大民间年画之一。始于明代崇祯年间,清代达到鼎盛时期。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那时,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及其附近村庄,大都从事年画作坊生产,有“家家都会点染,户户都善丹青”之称。
 
  杨柳青年画继承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势,采取木板刻印和人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制作,即先用木板印出线纹,后用彩笔填色而成,形成一种既有遒劲功力的木刻韵味,又有民族绘画风貌的独特格调。杨柳青年画采用寓意、写实等各种手法,取材于现实生活,民间风俗和历史故事,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品,并已走向世界。
  如今,古镇上的年画作坊,不仅全面地展示了杨柳青年画的发展历史,还完整地再现了年画制作的全过程。曾经那些画上的美好回忆,全都跃然眼前。
  大院里的日月
  早在百年前天津地区就曾流传有:韩、高、石、刘、穆、黄、杨、张等八大商家的说法。八大家的形成与出现,不得不说与明清时期天津海运的兴旺有着密切关联。粮米盐业的发展使得早先祖辈从事漕运的船工,先后逐渐发展、发达起来。石家是当年天津八大家之一,祖辈贩运粮棉,利润丰厚,置房买地,重利盘剥,一度财势显赫,闻名遐迩。石家当时在杨柳青已有万亩良田,遂有“石万千”之名。
 
  坐落在运河北岸的石家大院原系天津八大家之一石远仕的住宅,也称尊美堂大院,号称“津西第一宅”、“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始建于1875年,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全宅共18个院落,278间房,修建时耗费白银30多万两。石家大院以精美的砖、石、木雕特色最为精绝,在全华北也称为“三绝”,这也是清代津沽豪富住宅常见的做法。目前,石家大院是迄今华北地区最好,规模最大的民宅建筑之一,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近代优秀建筑。
 
  整个石家大院,院落布局和功用配套建筑设置相当齐全、合理,如:帐房、戏楼、佛堂、私塾、主寝房、客寝房、会客厅、花房、花园、闺房、后宅家眷起居房、车马厩等等私家配套建筑一应具全。由此可以看出,石家兴盛时期阔绰奢靡的居家生活状态。
  在杨柳青,除了人人皆知的“八大家”,还有“小八大家”,提起“小八大家”,那首先必提的便是安家。安文忠,祖籍浙江绍兴,是杨柳青“赶大营”第一人,是他带动了“民助军需”,以全新理念支援清军左宗棠部远征新疆平定叛乱,以维护中国统一。据说,至今,新疆尚有3万余杨柳青人的后人生活在那边。
 
  安文忠后来回到杨柳青建起了安家大院。安家大院占地1345平方米,共三进三出,院院相通。院内房屋建筑工艺精湛,房屋内部融合了南北部、东西方建筑风格特点,整套院落是一座很典型的北方四合连套格局的大宅院:精美灵秀,人文气息浓郁。
 
  如今,此院为天津收藏家刘女士所有。院内藏有大量精美、价值非凡之古物珍品,集中展示了百年前中国北方豪宅的盛景。其中清代家居陈设、海派家居陈设,以及欧式、日式陈设让人叹为观止。
  古河边的往事
  杨柳青镇前这条河就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河边有个乾隆御赐园。徜徉河边,虽然少了当年船来舟往、帆樯如林的场面,但却多了许多已经富裕起来的杨柳青人的欢声笑语。
 
  昨日的杨柳青,有数不胜数的民间艺人,将年画、剪纸、风筝、砖雕、石刻、民间花卉等民俗文化瑰宝一代代传承下来,使今天的杨柳青成为“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独具传统魅力的千年文明古镇。
 
  杨柳青古镇的美,不仅带着江南的清秀婉约,更彰显着北方的气度与豪迈,那飞檐翘角的街头巷尾,那斗拱相连的深宅大院,在光阴的故事里闪烁光芒,在岁月的长河中历久弥香。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海南:加强琼台合作 做强品牌农业

上一篇:

沉香进军时尚圈的五大资本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