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62168945

九龙沉香博物馆:暗香浮动千年 与你默然对视

2017-12-07来源:香道网   
 一块不大的沉香木上,雕刻着精美的松树,一旁的放牛娃,无忧无虑地趴在牛背上,享受着一份悠闲的时光——这是九龙沉香博物馆里珍藏的一件普通藏品,却包含着作者满怀“岁月静好”的情怀,就如同这沉香博物馆创始人凌鲲打造的初衷——只愿这份味道延续下去,让我们的后代知道老祖宗的手艺多么精巧。
 
  位于九龙坡区九滨路上的这家九龙沉香博物馆,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慢慢地散发着香气,慢慢地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沉香爱好者前来寻访鉴赏。
 
  据了解,作为九龙坡区打造的一大特色博物馆——九龙沉香博物馆,将立足于沉香的收藏、陈列,依靠博物馆本身的研发、学术研究、教育延伸的优势,并通过复刻博物馆藏品来延续、挖掘博物馆及博物馆藏品所蕴含的生命力。
 
  这些沉香有来头
 
  它们可是有名的沉香藏品
 
  位于九滨路上的九龙沉香博物馆面积2000多平方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目前,馆内收藏、陈列了汉、唐、宋、元、明及世界各地区的香器数百组。其中,最为珍贵的还是这件汉代青铜博山炉盖。据考证,博山炉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香炉、汉代以来经典的香器器型。炉盖所绘的应该是一幅《狩猎图》,其间雕铸的飞禽走兽皆栩栩如生。而炉盖上清晰可见的山形雕铸,就是寓意着蓬莱、博山、瀛洲这三座在历史中让人无比神思遐往的仙山。
 
  最名贵的乃是镇馆之宝——“天使之眼”,它的原材料产自越南芽庄原始热带雨林,长130厘米,高30厘米,重一万三千七百八十克。“天使之眼”是惠安产香区近几十年来发掘的体量最大的奇楠种,品质与特征均接近古书所记载“莺歌绿”奇楠,无论重量、品级、含油量均远超日本国宝“兰奢待”。
 
  四大展厅展现沉香史
 
  最早在汉代就有把玩沉香的雅好
 
  整个沉香博物馆通过九大篇章及展厅对应、经典藏品的形式,展现了沉香发展的历史。包括:通过历代香具演变史、沉香系统分类、沉香的核心产区标准展示、沉香造像艺术、沉香真假甄别、古法和香及香材展示、寻香十万里、成香九要、当代沉香文创作品这九大篇章专业、系统、严谨地解析沉香的奥秘。
 
  目前馆内收藏了来自越南、海南、印尼、马来西亚等产香区的沉香藏品500余组,汉唐宋元明及世界各地区的香具香炉等藏品数百件,当代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数十件。详尽地展现了从古至今中国传统香文化的发展历史,对历代香文化的历史研究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
 
  A展厅包含汉至当代香具演变史,馆内收藏、陈列了汉、唐、宋、元、明及世界各地区的香器数百组。
 
  B、C展厅通过对沉香系统分类的形式进行展出,包括沉香形成原因、形态、比重和产区四种逻辑分类展示。其中,按照形成原因,可将沉香分为生结、熟结、脱落和虫漏;按照形态,可将沉香分为鸡骨香、蓬莱香、光香和叶子香;按照比重,可将沉香分为黄熟香、栈香和沉水香;按产区,可将沉香分为莞香系、惠安系和星洲系。
 
  D展厅主要是展出的当代沉香雕件及大师作品,据了解,目前馆内现藏有惠安系香材300余组,星洲系香材200余组。
 
  制作工序必不可少
 
  博物馆的创建者要让中华香文化发扬光大
 
  在如今这个时代,人们步履匆匆,能静下心做事的时间并不多。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自己内心世界,不负自然,不忘初心。
 
  凌鲲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在古代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中,香料是中国从海外进口的最大宗商品之一。中国熏香历史渊源久远,早在西周,宫廷便设有专门的官员,负责熏香去秽、驱灭虫蚊。秦汉时,随着海陆交通的拓展,包括檀香、龙脑等更多来自海外的名贵香料进入了宫廷。汉代大量熏炉的出现折射出那个时代香染的风韵,博山炉的出现不但与新的香料品种有关,其造型还寄托着人们对于海上仙山蓬莱等的美好想象。
 
  至宋代,香文化臻为鼎盛,从海外进口的香料品种极为丰富,各类香料除有药用功能外,所散发的香韵之气还引领了当时雅致的文化风尚。
 
  如今,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再一次唤醒了当今世界对古丝绸之路辉煌一幕的共同历史记忆,激发了沿线国家深化合作共同发展的情感共鸣,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
 
  “重庆九龙沉香博物馆立足于沉香的收藏、陈列,依靠博物馆本身的研发、学术研究、教育延伸的优势,并通过复刻博物馆藏品来延续、挖掘博物馆及博物馆藏品所蕴含的生命力。”九龙坡区文化委主任彭斌表示,这个博物馆会以发扬香文化为己任,让更多人了解我国古代香文化、体味我国传统香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传承几千年的古典韵味重归中国人的现代生活,让中国重新成为香文化的中心。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沉香多少钱一克?文玩荟解读沉香为什么按克卖

上一篇:

国家级沉香标准已颁布,药用价值亟待理性回归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