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62168945

金华古城悬谜 谁留下了万佛塔地宫神秘盗洞?

2016-04-12来源:香道网   

核心提示:这座建造于北宋嘉祐年间的千年古塔,在1957年的地宫挖掘中,惊现一个莫名其妙的盗洞。专家根据考古报告,推断出至少遗失31件文物。 1800多年来,金华古城一直矗立在北山之南,婺江之畔,


金华府城图
核心提示:这座建造于北宋嘉祐年间的千年古塔,在1957年的地宫挖掘中,惊现一个莫名其妙的盗洞。专家根据考古报告,推断出至少遗失31件文物。
1800多年来,金华古城一直矗立在北山之南,婺江之畔,惯看江水西流,阅尽无数人事。
在长达900多年的岁月里,这座城池的标志,就是万佛塔。因为100来米的高度,号称“浙江第一塔”。不幸的是,1942年日寇即将入侵金华的危急关头,为了避免暴露目标,无奈炸毁。

万佛塔重新屹立婺江之畔。
在阔别74年后,万佛塔重新屹立婺江之畔。在人们抬头仰望之际,这个城市新地标衍射的意义,就是揭开了金华古城“文化复兴”的巨大帷幕。
官方史料里的历史片段,坊间交相风传的掌故逸事,构筑了我们这座古城的底蕴。景仰与传承,关乎它的命运。
浙报集团金华分社今起推出《金华古城悬谜,不知谁人能解?》系列报道,旨在解读曾经发生在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上的谜团。我们试图与读者一道,重新翻查典籍,走访历史遗迹,寻找我们的文脉,触摸这座古城一直延续的温暖以及坚韧的力量。
首篇推出万佛塔千古之谜,稍后将推出太平天国宝藏之谜、金华“无底洞”之谜、金华酒“错认水”之谜、金华屠城之谜、“天兵天将”和“天火”之谜、朱元璋“离城十里看金华”破城妙计之谜等等传奇故事。
随着新万佛塔的修建,不少知情的老市民又开始关注万佛塔盗洞之谜。

惊现一个莫名其妙的盗洞。
这座建造于北宋嘉祐年间的千年古塔,在1957年的地宫挖掘中,惊现一个莫名其妙的盗洞。专家根据考古报告,推断出至少遗失31件文物。
可是,188件珍贵文物,不少还是国家一级文物,依然从地宫里出土。盗贼是如何打开这个盗洞?又为何不把全部文物盗走?
建于北宋,毁于1942年抗战时期
提起“万佛塔”,老金华们说是三国孙权为母亲庆祝百岁生日而建造的。其实并不正确。
根据地宫出土的铭文,“嘉祐七年壬寅十月二十八日当院尚方住持都勾当劝缘传清凉祖教观沙门居政立”,可以明确该塔是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僧居政募建。
不过万佛塔所在的寺庙——永福寺,根据铭文推断,应该是五代吴越时所建。该塔一共十三层,高百米,历代皆有修缮。
1942年春,侵华日寇发动“浙江战役”,向杭州大量增加兵力对金衢虎视眈眈。由于万佛塔目标过大,被要求拆毁。金华守军无奈拆除,仅剩三层。日寇入侵金华,曾将剩余塔座当作炮台使用。
两层条石压着的石板上惊现一个破洞
1956年底,驻金某部在将军路塔下寺新建医院大楼,平整地基时发现了万佛塔地宫。
时年34岁的何孙耕,是金华市人民委员会建设科的技术员。据其回忆,部队平整地基时,发现有砌筑整齐的条石,认定为万佛塔的地宫。市领导随即安排何孙耕负责挖掘任务。
1957年1月1日午后,何在察看过现场后,组织人员挖掘。市里又向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联系,请求派人参加挖掘工作。
挖掘现场总共没有几个人,边上有两名解放军战士站岗。何孙耕等4、5个人在清理完废土土后,看清楚中间略突起处为地宫。地宫外有20多厘米的黄土夯成,而外面的塔基当时已不存。
地宫之上为两层带白颜色的长条石,条石厚度约15厘米,每层约6、7块左右条石,两层交错而砌。这些坚硬的条石之间,全部用比较厚的糯米粥浆粘合,现场还可以看见米粒,并嵌有铜钱。
何孙耕等人花了5、6个小时,小心凿撬糯米粥浆,才将这些条石移开。
“由于条石没有被破坏和搬动过的痕迹,大家都觉得地宫应该保存完整。”何孙耕等人心里充满期待。

神秘的窟窿出现了。
当大家搬开条石后,一个神秘的窟窿出现了。
这时看到整块的地宫石盖板,中间有一直径约30厘米的圆洞。
为了避免杂物掉入,何孙耕脱下自己的短棉袄塞住洞口。
晚上继续挖掘。用手拉“铁葫芦”吊起地宫板时,已1月2日天亮时分。何清楚看到,地宫内文物簇新发亮。地宫文物的整体摆放,有些凌乱。但地宫内非常干燥和干净,根本没有任何碎石块。
地宫出土大量国宝级文物


地宫剖面图
地宫是由六块边长1.5米的方形石板组成,像个大型的方匣子。顶上一块刻“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经”(就是中间凿了洞的一块),四壁四块刻“佛法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铺底的那块是刻经题记,末行刻有“嘉佑七年壬寅十月二十八日当院尚方住持都勾当劝缘传清凉祖教观沙门居政立”。
地宫一共出土佛像、经幢、铁盒等各种珍贵文物188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多件。其中铜观音像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铜像、石经幢等文物被浙江省博物馆珍藏。六块刻经石板留在金华。
种种迹象表明,地宫曾被盗掘
地宫里,没有发现经文。文物摆放有些凌乱,一只铁箱盖子侧倒在石座上;另外,地宫内的部分佛像和金涂塔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根据种种现象,考古人员断定:地宫发掘前,曾有盗贼光顾,至少有31件文物被盗。

至少有31件文物被盗

至少有31件文物被盗
“地宫四壁刻石的外边有一层夯土,非常坚硬。地宫上面两层石条交错叠放,根本没有动过的痕迹。”何孙耕回忆起当时场景,至今觉得诧异。“地宫内非常干燥和干净,并没有任何因盗洞而留下的碎石。”
记者联系了省考古所,得知当年只有王士伦一人参与万佛塔地宫发掘。不幸的是,王士伦已于1998年去世。1957年时,王士伦为24岁。其在1957年10月专门写了一封考古报告。其报告中提到盗洞,有一段比较谨慎的说法:“据说,1942年反动军队借口军事关系,毁去此塔,窃取文物。日本侵略军占据金华时,曾挖掘塔基,盗走文物。”省考古所73岁老先生牟永抗告诉记者,王士伦当年与其同事,是一个非常严谨认真的人。
究竟是谁凿开石板,盗走文物?盗洞又是如何凿开而不留碎石于地宫内?
猜测一:盗贼是侵华日军
金华市文物局副研究员赵一新认为,抗战时期,日军曾经入驻万佛塔,他估计盗洞可能是日寇所为。
赵一新说,根据现场看,盗贼凿开洞后,可以直接用手摸取下面地宫内文物的,而且应该是在塔倒塌后不久盗掘的。
他的理由有三个:如果在塔没有拆掉前就开凿盗洞,肯定路人皆知;国民党在金华时,也不可能凿洞盗文物,否则坊间应有传闻;抗战后到1957年期间,塔基上面覆盖着大量废土和石块,盗贼绝对无法凭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在短时间内完成偷盗。
赵一新认为,日军1942年5月占领金华,直到1945年8月结束,这期间,日军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盗窃。“万佛塔地宫所用的石板属于红砂岩,是农村说的“见风硬”的石头。后人盗窃时,只要掌握一定技术,完全可以凿洞而不会有碎石掉下损坏文物。”
至于为何不打开地宫取尽藏物,赵一新推测,日军害怕招来国际舆论非议,才不敢明目张胆盗窃文物,而且这批盗窃者,可能仅限于一小部分日寇。
猜测二:寺里的和尚和工匠合谋盗墓
何孙耕认为,盗贼可能是内鬼。
他分析说,地宫盖板上砌的两层长条石,完全按照古代建筑施工技术和材料砌成,应是造塔时原样,而非后人仿造。另外,地宫内没有碎石块,盗洞上下口也比较一致。据此推测,盗洞是寺里的和尚和工匠合谋、预先凿好的。
何孙耕还专门给记者画了一张地宫草图。据他演示,盗贼用手是无法直接拿到文物的,他估计是用竹子做的夹子夹取文物,所有才会留下许多基座。
原婺城区文物办主任刘金发对以上观点持慎重意见,但他同样认为,根据盗洞大小,这起码要几个人合伙才能完成。
(责任编辑:佛展网fozhan.net)
下一篇:

四川深山藏世界第一大立佛 身世缘起成不解之谜(图)

上一篇:

黄山新发现一处题刻 巨石上刻“佛”字年代成谜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