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62168945

安溪吾岩寺发掘出大量明清文物 临济宗古寺渊源深厚

2016-07-15来源:香道网   

深山藏古寺,寺边有石刻,石刻寓禅意。近日,安溪桃舟乡吾岩寺考古项目进入尾声。泉州市考古队历时数月深入发掘,新发现清雍正“梦神泉”石碑、法镜和尚墓塔、捐资记功碑,以及大量明清时期

清雍正“梦神泉”碑(图片来源:文泉州市考古队)
深山藏古寺,寺边有石刻,石刻寓禅意。近日,安溪桃舟乡吾岩寺考古项目进入尾声。泉州市考古队历时数月深入发掘,新发现清雍正“梦神泉”石碑、法镜和尚墓塔、捐资记功碑,以及大量明清时期文物。
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唐宏杰说,出土文物的发掘,证实吾岩寺乃南禅临济宗禅院,也揭开寺庙与李光地家族的渊源,同时使专家们对“喝醒”摩崖石刻有了新见解。
相关链接
临济宗
临济宗,禅宗南宗五个主要流派之一,始于临济义玄(?-867年)大师。义玄从黄檗希运禅师学法33年,之后往镇州建临济院,广弘禅宗新法。这种禅宗新法因在临济院举一家宗风而大张天下,被称之为“临济宗”。

吾岩寺内岩全景(图片来源:文泉州市考古队)
【寺庙】
明清古寺500年间屡建屡毁
清代《安溪县志》记载,吾岩寺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迄今约500年,由南岳临济正宗月镜和尚募建。清乾隆年间,吾岩寺多次修缮,无奈最终毁于清末战乱,后再度重建,可惜不久又毁于大火。历次募修扩建中,吾岩寺曾三移其址。
历史上,吾岩寺规模宏大,据传有5000多平方米,山脚下有成片竹林,寺院前曾是三个面积近千平方米的古代武僧练武场。寺庙建筑可分为内岩、中岩两部分,其中内岩建筑原为两落式,土木结构,现仅存前面一落,长10多米,深约4米;后一落变成一片废墟。
墓塔揭秘
古寺法脉与开元寺同属一支
发掘中,泉州市考古队发现和尚舍利塔,散落的构件上刻有“皇清传临济正宗第三十五世法镜和尚塔”。然而,就是这几个字竟揭开了吾岩寺的历史之谜!
临济宗,是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支派。根据临济宗四十八字僧谱,“法”字辈为三十五代,与舍利塔上的字相吻合!安溪桃舟中学教师张兴良介绍,经考古专家论证,“可以肯定桃舟吾岩寺是南禅临济宗禅院,法脉是南禅临济宗破庵派黄檗支派,与泉州开元寺的法脉同属一支”。

法镜和尚墓塔(图片来源:文泉州市考古队)
【考古】
历时数月发掘出大量明清文物
今年3月,泉州市考古队深入安溪考古,最终在寺院遗址发掘出大量明清时期的文物。唐宏杰介绍,经发掘清理,吾岩寺整体建筑规模渐渐揭开面纱。吾岩寺主体为中岩、内岩两部分,旁边还有一个约莫六分地大小的半月池。
随着考古工作的铺开,中岩大殿地基、走廊石板材及柱石、石阶、放生池、后庭观赏池等建筑轮廓、残迹一一浮现。其间,还发现刻字的石臼、瓷片、雕花瓦砖等大量明清时期文物。这些文物的出土,对研究明清时期安溪县的建筑风格、宗教文化有参考价值。

“喝醒”摩崖石刻(图片来源:文泉州市考古队)
“喝醒”新解反映临济宗禅学思想
吾岩寺保存的古石碑、和尚舍利塔、清代“喝醒”石刻等文物,引起专家们的注意。据介绍,“喝醒”石刻位于吾岩山附近的大石上,落款“乾隆癸酉立”,另一面刻有“仰止”两字,没有款识。关于此石刻,民间有两种说法。其一认为是寺中武僧练武时留下,认为“喝醒”即“醉后醒来”之意,当地人认为当时寺院可能允许武僧喝酒以增强体魄;其二传说老虎在深冬寒夜救了到吾岩寺访僧而喝醉酒的李先春(李光地祖父),后人刻石纪念此事。
“这些民间传说多附会之说,可信度很低。”唐宏杰称,佛教教义中饮酒是违反五大戒律之一的严重行为,无论是武僧,还是李先春在寺中饮酒都为佛法所不容,更别说喝得大醉。
唐宏杰认为,“喝醒”石刻应是与禅宗临济文化有关。“临济禅法以单刀直入、机锋峭峻别成一家,其主要表现在接引学人时,常对其所问不做正面回答,而以棒打加喝斥的方式促使对方开悟。”因此,“喝”应为“棒喝”,“醒”乃“顿悟”“开悟”之意。

李光地(图片来源:资料图)
【与李光地的渊源】
李光地家族倡建古寺武僧解救李光地一家
为何这些碑刻能看出古寺与李光地的渊源?这得从捐资记功碑和一则传说谈起。捐资记功碑,系李光地子侄辈起草书写,民国年间因战火破碎,至今无法确定立碑时间。最近,专家们拼接并研读出残存碎碑。
碑文“……檀樾主赠大学士念次李公”,说明吾岩寺的用地和主要倡建者是“念次李公”;“康熙乙未年”记载之事,与族谱中李光地少年时被土匪劫去时间相同。
“民间传说老虎救了李光地一家,其实老虎不是真老虎,而是吾岩寺的禅师,这是临济宗禅文化在民间遗存的异化。”唐宏杰说,明末清初,闽南一带僧人纷纷加入抗击异族的民族战争中,吾岩寺的和尚、武僧也不例外,他们从匪巢救出李光地一家。“在抗击清军波澜壮阔的南少林斗争历史长卷中,吾岩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光地年谱》载:李光地少年时,曾遭土匪绑架,一家12口身陷匪巢一年多。之后伯父继续营救,组织吾岩寺的武僧及乡人,帮忙解救出来。
“李光地少年读书苦闷时常到吾岩寺,曾经得到高僧点化、指点迷津。”据载,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73岁的李光地还乡,曾到吾岩寺作长歌一首并勒石为记,可惜此石今无处可寻。 
(责任编辑:沉香网chenxiang99.cn)
下一篇:

河北衡水天宁寺成立大众阅藏中心 举办首次“阅藏七”法会

上一篇:

延参法师谈公益事业是社会的良知和信心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