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62168945

没有翻译 就没有两千多年来的佛教

2018-07-18来源:香道网   

2018年7月15日,珠海普陀寺2018英语培训进入第四天,王邦维教授为学员讲解《历史上的佛经翻译:大师垂范与大德的启示》;黄连忠教授主讲《六祖坛经》的传播;崔益华教授、方海博老师分别为小组学员点评中英校刊《坛经》第七至第八品。

上午9时,王邦维教授为学员讲解《历史上的佛经翻译:大师垂范与大德的启示》。王教授指出,佛教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部翻译的历史。中国佛教的历史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翻译佛经的历史和译经的大师们的故事。王教授从四个方面来阐述佛经的翻译历史:

一、佛教的语言和翻译问题:从佛祖的教诲讲起;

二、大师垂范:古代的译经僧;

三、僧俗同心:古代的译场;

四、古德的启示:翻译的一些技术问题。

佛教在最初,只是口头流传的释迦牟尼的教言。在释迦牟尼在世时或在释迦牟尼去世后,由其弟子编辑,而后通过“结集”才逐步成为经典。这样的转换,包括语言的转换,也包括文本形式的转换。这种转换的过程,其实是各种形式的翻译,涉及佛教的教理与理论的变化。

王教授表示,佛经的翻译从一开始就面临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但这究其实不仅仅涉及的是技术和技巧,很多时候涉及到的是翻译的取向。其间的翻译也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同时涉及到佛教的义理,以及怎么理解佛经原来的意思和怎么用另一种语言做表达。佛经流传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把一种语言的佛经,翻译为另一种语言的佛经的过程。王教授指出弘法离不开翻译——没有翻译,就没有两千多年来的佛教。

下午2时,学员们于三学堂,学习由黄连忠教授主讲的《六祖坛经》的传播。黄教授从《六祖坛经》的形成与现存版本、六祖惠能的生平大要与禅宗因缘、敦煌本的传播比较、各版本的结构比较、研究现状与成功、顿悟思想与美学六大方面展开阐述。

六祖惠能是中国佛教史上最具有代表性与影响力最大的一位佛教高僧,同时也是广东佛教1300年以来真正的领航者,创造了一代盛世之禅风。百年来,六祖惠能与《坛经》的研究主要有五项研究发展的历程与重点方向:探讨禅宗历史发展的研究、文献考据、哲学论证、社会科学、生活实践。

晚间,第七、八组成员分别上台展示中英校刊《坛经·机缘品第七》、《坛经·顿渐品第八》小组学习成果。崔益华副教授、方海博老师分别给出相应点评及建议。老师建议学员要在理解佛法意思的基础上,进行英文翻译;选择英文用词时,应斟酌词的意思,要注意语法;演讲要抓住重点,把握好时间;英文发音可以有口音,但不能把音发错。

净因法师希望学员在翻译时,先把基本的字理解对,再精益求精。他认为佛教翻译人才必须要有佛教素养。佛教翻译需要根据上下文,选择直译或意译。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为给患病女儿“续命” 大妈花19万想买通“阎王”

上一篇:

纪念弘一大师出家百年文献公益展于山东举行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