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62168945

广州市大佛寺方丈耀智法师出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宗教与慈善公益”学术研讨会作 《癌

2019-05-16来源:香道网   

导 语

为促进寺院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寺院国际化发展,及探讨关于癌症治疗的最新科研成果,2019年 5 月 4 日至 5 日,广州市大佛寺方丈耀智大和尚应邀出席“宗教与慈善公益”学术研讨会,并作了题为《癌症康复与生命关怀》的发言。

此研讨会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举行,由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美国汉传佛教国际文教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等联合举办。

研讨会上,大和尚从理论基础、实施举措与实际效果三个方面分享了广州大佛寺癌症康复营的办班情况。以下,是大和尚在研讨会上的发言:

很荣幸参加此次研讨会,我发言的题目是“癌症康复与生命关怀”,与大家分享我们在中国广州大佛寺为癌症患者举办康复培训班,定名为“癌症康复营”。

2016 年 1 月 15 日,广州大佛寺联合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抗癌专家康景轩教授团队在大佛寺成立了“善友康乐社”,每年为癌症患者举办了三期的“癌症康复营”,每期两周。

康复营遵循“科学指导、综合干预、慈善公益”的原则,坚持“四个核心”理念。具体的设置为癌症患者提供了健康饮食、传统运动、心理疏导、生命教育、生死学科、正念禅修、诵经忏悔及相关有利康复的茶道、花艺、音乐、书画等传授与践行的专题课程。

自2016 年 4 月至今,康乐社开办的培训班已至第十一期,直接参与培训的癌症患者达 360 余人,参与的患者学员无论从精神状态改善度、抗癌信心增加度、心态调适度及参与身心感受度等方面均有较好收获和改善成效。

我今天从理论基础、实施举措与实际效果三个方面作为分享癌症康复营的办班情况。

一、癌症康复与生命关怀的理论基础

康复营以佛学与科学相结合为主要手段,让癌症患者在常规的医疗方法以外,获得更多的综合支持。基于癌症患者的基本特征,其理论基础以“佛法教义调心,传统运动调身,营养干预调病,终极关怀导归”等四个核心理念进行传授与实践。

1、 佛教教义调心

佛教教义调心在于帮助癌症患者进行心灵治疗,佛教教义与中国中医对于疾病与医疗的看法与方式上,认为身心是一体的生命,从治疗中需要从身体疾病与内在情绪的联动中整体考虑,这样区别于身心二元论上的“头痛医头”及“脚痛医脚”等不同部位的医治。

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认识佛教与中医的医疗观和疾病观。佛教身心联动的疾病观,身体上各部位呈现出来的各种疾病,是“疾之相”,相不离体,而心产生的情绪等问题是“疾之体”。

佛教医疗方式不仅要从“疾之相”的各种生理疾病上治,更要从“疾之体”的各种心理疾病上根治。

如天台宗医疗观分为五个方面:第一是明病相,第二是病起因缘,第三是明治法,第四是损益,第五明止观。从第一至第四是生理治疗的方式,第五是心灵治疗的特点,结合“止观”禅修特点与以上治疗方式整体医疗身体,达到身心联动的相互作用,康复营为患者学员进行了正念禅修的心灵治疗。

中医寻病起源,即从身心整体观察。中医将病分为内伤七情与外感六淫的内外两个方面,内伤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是生病的内因,外感六淫是指“寒、暑、燥、热、湿、风”等六滛是生病的外因,内外因缘是身体整体的疾病观和治疗观,康复营为患者学员邀请以佛教为背景的心理治疗师进行了个体心理疏导。

癌症患者的生理治疗主要依靠医院临床治疗,如手术、化疗、放疗及医药等临床治疗,我们不能干预与取代医院对患者的治疗方案,康复营是帮助医院治疗不到的心灵方面,我们采取佛教教义中的“生死学、心理疏导、一心念佛、忏悔发愿”等教育与践行,进行心灵治疗与疏导。

第一是树立正确人生的生死观,康复营开设生死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癌症患者观照生命本质、探寻人生、究竟明白生死,因为“生”与“死”是不能分离的延续性,认识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今生与来生在转换中的生命延续,从中认识生命教育而消除死亡的恐惧。

佛教三世两重因果的十二因缘观,说明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另外一个生命的开始,是衔接今世与来生的枢纽,生命的肉体是有限的,生命的心性是无限的,是十方三世的永续,在我们面临死亡恐惧与困惑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来生的希望,我们应该像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规划好死亡,是生命延续的唯一通道。

关于轮回之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精神病学系教授史蒂文森在 1966 年出版了《二十个案例示轮回》一书中,从 3000 个案例中挑选 20 个作为研究性报告。近年来关于轮回之说,在新闻中时有报道,如二战期间美国飞行员詹姆斯转世的报道等案例。

第二是正确的心理疏导,康复营开设心理疏导课程是因为癌症患者的学员中,带着不同心理障碍,需要从不同的个案分别进行深层次的心理分析,用佛教智慧与慈悲的态度,治愈和转化患者的心理障碍,正如《维摩诘经》问疾品论及对疾病的心理治疗分为“慰谕”的心理疏导与“调伏”的正念观照,这两类疏导疾病患者。以大乘佛教"缘起性空"的中道思想,进行慰谕与调伏疾病人。在我们的身体中,执着于有就会把这个身体的病看得太真实;执着于空而不照顾好身体的疾病;这两种边见都是极端的行为,而把这两个边见做一个中和,就是平衡点的中道。以非有与非空的中道思想了解病的实相,运用中观空性调伏气息,才能达到慰谕与调伏病苦。

这种缘起性空的中道思想慰谕和调伏病人,是佛教不可思议境界的心理疏导。

第三是以正念禅修,安顿患者身心。佛教天台宗以“止观”双修的禅定方法作为治疗的特点,所谓“止观”,止者终止杂念;观者安住当下。人之身体因心所产生的各种散乱与烦恼,导致各种疾病,也因各种疾病引发各种散乱与烦恼,所以“止观”双修就知道疾病根源,停止各种思虑、思念和想法;在所缘之境上绵绵密密、了了分明的观照,是治疗疾病的方式之一,所以智者大师说:“夫禅坐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对此智者大师对禅修治病的功效是肯定的。

禅修本属东方文化的智慧,现在在西方国家广受欢迎,并运用到各种疾病的医疗与康复中。例如:一是加拿大汤姆贝克癌症中心的琳达.卡尔森博士(Linda E. Carlson)和迈克尔.斯佩卡博士(Michael Speca)

在20多年前创办的正念癌症康复机构(mindfulness-based cancer recovery),用禅修的正念运用于癌症患者康复中,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的心理压力,支持癌症治疗和康复。

二是美国麻省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附属减压门诊(stress reduction clinic)的乔·卡巴金博士(Jon Kabat-zinn)所创立,设计了禅修的“正念减压疗法”作为康复内容。

2、传统运动调身

正念禅修结合正念运动,是修禅者的整体结合,才能达到身心联动的健康。在佛教传统的禅修中,印度禅者有瑜伽体操,中国禅者有少林拳法,道家禅者有丹道运动法,世间禅者有太极拳、八段锦、郭林气功运动法,以及各家道场中法鼓山禅者有动禅八式、嵩山禅院有禅武医——内养等各种运动方法。人的身心生命中,身需要动,心需要静,现在生活反其道行之,心中充满动念烦恼,身则缺乏合理运动,以至于身体疾病率上升的原因。

癌症康复营在运动治疗和康复的调身方面,我们邀请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朱为模教授,讲授西方医学界应用运动对癌症患者的康复和治疗的研究成果,从理论到实践介绍很多癌症患者通过运动治疗的康复案例。同时,也邀请了河南省嵩山禅武医研究院院长、嵩山禅院住持、少林寺永化堂无言道公禅武医第十八传承人德建禅师传授中国传统少林禅武医——嵩山内养的运动治疗与康复。朱为模教授和德建禅师的讲授与传授远动治疗课程,代表了西方医学界运动治疗的理论与东方传统运动治疗的传承,由于在大佛寺道场举办癌症康复非医疗机构,为了安全起见,我们采取了朱教授代表西方运动医疗理论,立足于德建禅师传承的少林禅武医——嵩山内养的实践方法,所以康复营的运动治疗定性为中国传统运动。

少林禅武医——嵩山内养的要领及作用:……

少林禅武医——嵩山内养不仅是修禅的放松,也是中国少林武学的内功入门;如图,嵩山内养的自然及自为丹田呼吸法与南传佛教禅修的腹式呼吸法,其中既有相似也有区别;嵩山内养在于注重培养丹田的能量,畅通鼻子至丹田的呼吸,在气入丹田及气出鼻子的双向循环中,肺部输流的气机更加活力。南传佛教禅修在于观照腹式起伏的呼吸中,没有把吸入的气送至腹部,在鼻子与丹田双向循环流通。故前者为活守,后者为死守;内养是传统少林功夫,其精髓在于内练精、气、神,外练手、眼、身,集禅学、武学、医学为一体。

传统少林功夫重养生,现代少林功夫重搏击。传统的少林功夫适应于禅修者的明心见性,也适应于疾病患者的身体康复。所以传统少林禅武医——嵩山内养更加适应康复营学员的康复与治疗。

3、营养干预调病

营养干预调病是康复营最重要的一部分,许多癌症患者源于饮食不健康和营养不合理所致,国民的饮食一方面停留在“吃饱”或“吃好”的阶段,另一方面各种营养良莠不齐与互相矛盾的信息让居民无所适从。为此,大佛寺邀请哈佛医学院脂类医学与技术中心主任康景轩教授共同创建善友康乐社。

康教授基于近三十年的哈佛研究成果和前期营养干预实践,为学员讲授“吃出健康的智慧”为主题的课程,深入浅出地讲解癌症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原理和膳食康复策略,分享前沿知识理念和科学干预方案; 同时,积极协助我寺素食配制以脂代谢和肿瘤微环境为调控靶点的抗癌食谱。为此,营养干预调病这部分留给康教授作重要发言。

4、终极关怀导归

佛教人生是生活、生命和生死三位一体不可分离的延续,生活是每天的造作,每天所作不失者为善业因缘,将决定了生命延续的正能量,这一生中积累了正能量,在生死脱变之际的关键时刻,生命终极就是生死自在。

然而,我们都生活在不真实的状态而不自觉,因为都生活在自己的社会家庭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如领导、医生、老师等等,都是生活自己在职的角色中,没有跳出角色回到我们本真的生活层面,所以人生是一场戏,我们扮演的社会角色是在演戏。我们如何回到本真的自己,那就只有生病和死亡这两种情况才能真实思考,只有这两者才是自己独一无二的自己承受。

康复营为了帮助患者借病悟道和终极导归,我们在讲授生死学中如何践行生死自在和究竟解脱。

第一是尊重生命规律。生命终极是人生正常的规律和循环的法则。尊重终极规律的法规,做生死达人。

第二要消除死亡的恐惧。恐惧死亡,意味着只接受生而拒绝死,如果有情生命“只有生,不会死”,就成了“死不了”的可怕。不死是可怕,死亡又何畏惧?如果抗拒生命自然死亡,借助现代医疗科技延长不可治愈的生命,死亡是痛苦的;如果遵循生命的自然死亡,死亡就可能不会很痛苦;如果为生命死亡做足功课,在生时以善业因缘为未来做准备,死亡就是往生的快乐。我们现在的生命经验与将来的死亡经验是息息相关的。死亡时的苦与乐,如同现世生命中的苦与乐一般,都掌握在我们自己。

第三要把握生死的方向。由于生命不会断灭:面对过去,我们需要忏悔多生累积的业力与习气的牵引,做到心空罪灭;面对现在,我们需要安住内外诸多因缘的生活干拢,做到现法乐住;面对未来,通过忏悔过去业彰与安住当下生活,在未来机缘成熟时实现生死自在乃至究竟解脱的归宿。践行佛教的生死自在和究竟解脱的生命教育内容,以此做足了功夫,生死大事就在我们把握的方向。

参加癌症康复营的学员,每个人在这生命教育中种下一份善因,结一份善缘,虽然我们身患重病,但对未来生生世世中充满了希望。在这份生命教育中包括死亡都是我们能够接受的归宿感。

二、癌症康复与生命关怀的实施举措

对于康复培训的具体实施举措,可以通过两周康复营培训班课程表进行说明。从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康复营的实施举措。

1、根据第一部分理论基础的四大核心理念,开始以康复三大核心理念(心灵、运动、营养)作为支柱,坚持有机、合理的课程搭配,每一期培训总体上而言,每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员能够劳逸结合、轻松多样地参与到课程中去。

2、第五期课程是在前四期基础上做出的深化和调整:早晨运动与诵经;上午理论课程;下午至晚上实践与分享。实践课程以禅修、念佛、礼佛、运动、辅导、交流、答疑、总结等。途中穿插佛教梵呗、书法、茶道及疗法,以动静结合。课程结构明了、主线贯穿始终且目的明确,让学员能够尽可能在两周的时间内体会更多实际受益的康复理念和方法。(见图表“康复营第五期课程表”)

3、第六期课程则在第五期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引入和加强佛教生死学的培训,不再回避死亡的话题,让学员敞开心扉、正视生死。正如第一部分“终极导归”的理论基础所说的:在这份生命教育中包括死亡都是我们能够接受的归宿感。

4、康复营期间不收取任何费用,从检测、住宿、营养餐及各种授课费用都是大佛寺负责及社会资助,对学员坚持全程公益。

故而,康复营的培训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不断优化的过程。佛法(包括科学医学理念)都是重于运用的,只有将生命关怀的佛法理念行之有效地落实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去,才有可能让学员在实修中获益。

三、癌症康复与生命关怀的实际效果

(一) 、问卷调查

每一期康复营培训结束之后,将会有定期的健康随访调查,旨在关注学员离开寺院之后的日常生活、心态和身体转移是否有所改善。问卷调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份,主观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学员抗癌的心态、自身身心感受进行,客观问卷则以量化标准,了解学员日常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和修行方式。

1、客观问卷调查:(1)、日常饮食结构主要以素食、荤食、荤素、清淡及膳食搭配等情况,促进健康、合理、清淡的饮食和素食护生;(2)、生验:自行禅修、拜佛、念佛、诵经、运动;参加寺院、听经、义工等集体共修,通过宗教体验,调伏身心。

2、主观问卷调查:(1)、参加康复营前后的人际关系,促进了亲人、同事、朋友及社会等人际关系和谐;(2)、参加康复营前后精神状态、抗癌信心、抗癌心态等对比,比起在家庭单独康复与寺院集体康复,走出孤独与无助,从别人中体会共情、从科学中找到方法、从佛法中找到信心的康复成效;(3)、参加康复营前后恐惧感、负面情绪感、疼痛感、疲惫感等对比。面对困苦,心力增强、心态平和、视野放宽,也同《心经》所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的佛法中,自我心灵调整;(4)、参加康复营前后食欲、精力、睡眠及生活质量等对比,也在不同程度的改善。

(二)学员访谈

列举访谈中的案例:

5 第十期学员:董医生(50 多岁,3 年病史)

访谈内容:我是在医疗战线上工作了几十年,我也是一名肿瘤科医生,组建过康复门诊,我现在也在医疗机构工作。我自己是一名乳腺癌病人,三年病史。在康复门诊组建的两年过程里,我考察了很多国外的肿瘤康复门诊,我作为负责人带队到国外参观考察。我来大佛寺康复营以前,自认为我什么都懂了,资格证书一大堆,他们还能教育我什么呢?但是因为我用了目前国内的所有康复手段,我自己的癌症康复效果都不理想,所以我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了康复营。我先说一下现在国内外康复癌症的一些手段,有 MDT 的模式,多学科联合的方式进行肿瘤康复。肿瘤是慢性病,它的发病原因是多样性的,因此康复也不能从单一上去着手,我国的诊断和治疗上都与国际接轨了,但是康复这块还是极待发展。我刚开始觉得,康复营缺乏一位肿瘤专家,缺一个全科专家。当我经历完半个月的学习,我现在不这么认为了,我的触动真的很大,大在哪里呢?我是个医护人员,心肠比较硬。我患病三年,没哭过一次,化疗也是我自己平静地签字。很多人说,癌症病人有癌症性格,纠结,执着,甚至偏执。我这个人的情感表达是有问题的,这也是我这个病的重要原因,是我来到康复营才意识到的。我在心理咨询上拿了很多证书,我也知道原生家庭对我的病影响很大,我与我妈妈的关系不好,这个心结很重。在我得病前,我看过姚贝娜的原生家庭,她和我一模一样,现在我也得了一样的病。我来康复营后,老师教我们,要以爱来关照自己的身体,这样就不容易生病。我以前一直觉得,生病了,我就接纳和处理就可以了,因为心太累了,身体不能负荷了,所以出了这样的问题,那我要关照好我的身体,这是我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在癌症康复上,我并不知道信仰的作用这么大,我在化疗期间坚持工作,我不敢停下来,停下来就会杂念纷飞,这也是由于癌症病人缺乏安全感造成的。我现在明白了,要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我刚刚度过了最危险的三年,我心里很忐忑,五年又是一个坎。由于用过了所有的康复手段,效果不明显,我经过康复营的学习后才真正明白,当一个人不是发自内心的快乐时,再好的康复手段都没有用,这是我在医疗战线上几十年都没有领悟过的事情。以前我的心结很重,现在我看见了大佛寺的癌症康复营,这种康复就是让心真正地快乐起来,最触动我的是禅修,行香的时候,我们特别盼望那个时刻,非常快乐。在课堂上学到的宇宙观,明白了这一秒过去了,千千万万的事情就都已经过去的,根本没必要去执着已经发生的事情。很感恩耀智大和尚,感恩大佛寺,很惭愧我在进营前那些不好的念头,这是我一条重生的路。

(三)科研数据

为客观评价综合干预对肿瘤患者体内 Omega-3、Omega-6/Omega-3 比例以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我们对前 9 期 290 例康复营患者干预前、后的血液及粪便样本进行了检测。其中,血液样本的脂肪酸谱检测由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所完成,与整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的炎症、血脂、血糖调控、血凝、血象、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记物共 8 大类 26 个指标检测由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完成;粪便样本主要进行肠道细菌培养和高通量测序检测,均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完成。(这方面的科研成果,由合作方康教授作重要的补充和演讲)

来源:广州市大佛寺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云居山下院庆云禅寺春季禅七圆满

上一篇:

厦门鸿山寺倡导环保祭拜:鲜花蔬果替代焚烧金纸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