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62168945

一篆幽香忆初心

2016-05-31来源:香道网   
 
熏香源于中国古代,历代皆为盛行,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寻常百姓,都离不开熏香。
 
宋代政治家梅询非常喜欢薰香。每天上朝前都要先熏上一炉好香,把官服罩在炉上熏透,为防香气散失,穿以后还要捏起袖口方才出门。至至务公之处,坐定,撒开两袖,于是香气悠然而出,满室皆香。因而有了“梅香”之说。到了清代熏香才开始逐渐衰落乃至绝迹。那么古人是怎么熏香的呢?
 
 
 
让我们学习学习古人熏香的技法“香篆”。 香篆又称香印,在焚香用的香炉内铺上将香灰理好、压平,放入香篆模,铺上香粉,压实,取出香篆模,即可将干燥的香粉压印成篆文形状、字形或各类吉祥图案,将一端点燃后循线燃尽,这种燃香方式称之为“香篆”。
香品的淡雅清香之气,可助人消除疲劳,镇静精神。
 
 
 
而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繁杂、无序的事物,烦扰着世人,静心禅定已是一种奢侈的期望。香篆的制作过程也是使心性平静、柔软的锻炼过程。不如制一炉篆香,任任幽香冲去了浮尘,回归昔日的初心。
 
而在现代人的生活中,香篆的制作过程也是使心性平静、柔软的锻炼过程。焚一炉沉香,任幽香冲去了浮尘,沉淀了思绪,心情悠静长远。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茶席上的焚香:“香气”与“烟景”

上一篇:

香道养生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