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立春时候的“合香茶会”,到后来的“动手合香初课”,再到如今的“稽古游艺课”,“茶事之美”与当代艺术家欧阳文东正在合香这条路上一步步摸索和深入。
分享同学的香道笔记一篇~
文 | 栖梧
有时候,上欧阳老师的课会有一种孩童一般的期待,
因为不知道他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体验。
没有预知,不可想象。
这一课闻到的夏香,我想取一个非常文气的名字。
葳蕤。
从这扇看似简单的门里,我进入了一个博大精微的世界。
早期,我只是对香道抱着一种试试看的态度。
还曾以为,那么简单的东西,能讲些什么呢?不就是一支香,点起来就完了。
一如当年喝茶的时候。
也是简单的几片茶叶,不管怎么泡,都是投在杯子里,然后注水,然后泡,然后喝。我也便是这样的喝了好多年。
我不是专业的茶道修习者,但是,茶依然给我打开了一个通道,见微知著,了解自我状态。
虽然只是很短时间的修习,但是合香带给我的,却是越来越惊讶的体验。
麝香
课上品闻夏香的时候,听到一个细节,不同的香材,因为燃点不同,先放后放,或多或少,都是需要讲究的,这就需要你详尽的了解所有香材的属性,甚至于燃点。那时候,突然就觉得,每款收集来的香材,似乎要像孩子一样的对待了,要了解到骨子里。
夏季,由于气温的原因,不大适合合香。于是日日闻香、理灰、上稽古课、课后聊天,再做一些相关的手工。
不过也逐渐粗粗了解了一些治香的步骤,像炼蜜、煅炭、合香、捣香、收香、窖香、薰香,还有一种爇香,是把香丸点燃埋进灰里,香燃起来雾气蒸腾。
也知道了,最基础的治香步骤,用不了多少时日便可以了解。
但这之后所要研究的历史与文化背景,确可以说是如烟海般。远到香具的历史、近到相关的香谱,相关典籍慢慢看来,也是一个繁复学习的过程。多年不怎么看古文,手抄体竖排版无断句的《香乘》看起来也是个不大不小的挑战。而看这个书,同时也是个静心的过程。汇集多家之言的这本书倒真可称是本香道大全了。
练习理香灰
稽古游艺课,第一个器具讲的是香盒。
香盒,用来盛放香丸、香粉用的小容器,多呈扁圆型。在我看来这小巧可爱物什,也可以常常放在手里把玩一下。
香盒(古籍称香合)的历史,并不算短,从南北朝时期就已出现。
唐代的香盒多为金银制品,价格昂贵。
宋代大量使用的香盒多用瓷器,因为宋人崇尚合香风气,而合香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窨香,即调和众香制为剂,放入瓷合,埋地下半月或一月,然后取出来烧,所以只能用瓷器。
欧阳老师收藏的部分香盒,有宋、明及新器。
课上,看到许多老师带过来的宋至元代的香合,宋代的香盒是德化窑的白瓷,小小的扁圆形,因为手工制作,有些微的不规则,形制简约,透露出礼制教化之下的那种温润、内敛的君子之风。瓷器的釉色也是温润的,那釉色之光发自器物本身,而非流于表面。
南宋末年,出现了制作极精巧的雕漆香合。但十分少见。
对于器具,老师也表达了他的观点:我们遇到喜欢的民窑可以拿来收藏,官窑却是做的国家形象,虽然有种大国重器的风范,但是离我们倒是很远的,没有太多的联系。想来官窑的器具在宋代达到了顶峰,汝窑闻名遐迩,大部分都收在了博物馆里,举一国之力也未必再收集到一件半件。民窑倒是生根于民,一直有种鲜活的地气在内,也好寻得多。
学生们在练习理香灰
番外
一直以来,逛许多博物馆都有种看到了假货的狐疑之感。而且一直对这种感觉迷惑不解。
大家讨论之后,在和欧阳老师的一翻对话中,也终于有了答案。
现今大多博物馆的陈列缺乏一种整体感。都是一件一件的精选之物。之间缺乏整体的布展,器物与器物间的关联不大。
博物馆从某种意义上说,展览的不应仅是文物,更是一种历史。
似乎我看到的展览很多是这样,每一段时间的文物拿出来展几件,从五千年前一直展到民国,单一的线性,缺乏一种一段时间更深厚广阔的解读,如果历史是割裂的展览,那么难免会存在一种断了气的感觉。
另有一种,有些陈列馆布置的太过精致,眩目的灯光和广告语,分散了许多注意力出去。这看的大概就不是文物本身了,更像展览了一件包装眩目的艺术器,会有隔了一层纱观看的感觉。难怪脱离了真实历史感的文物只剩下一种艺术品的死气了。
行香器具
以香近美,以美贵生,以贵入修,以修达性
——欧阳文东
欧阳文东 | 当代雕塑艺术家、合香艺术家
最早将嗅觉带入雕塑创作
首创当代合香身心性修习体系
最早提出“去物质化雕塑”概念